28星宿圖解,古人觀星超準 | 二十八宿星圖完整收藏版 | 跟著古人的28星宿看星空

    最近在整理古籍資料時,發現二十八宿星圖真的超有意思!這套流傳千年的星象系統,把黃道附近的星空分成28個區域,每個宿都有專屬星官和神話故事,根本就是古人版的星座APP啊~

    說到二十八宿的分佈,其實跟我們熟悉的四象青龍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密切相關。東邊七宿組成青龍,北邊是玄武,這種分法在戰國時期就定型了。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四大星區的代表宿:

    四象 包含星宿(從頭到尾) 主要特徵星官
    青龍 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 角宿有兩顆亮星
    白虎 奎、婁、胃、昴、畢、觜、參 參宿七星超明顯
    朱雀 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張、翼、軫 星宿像展翅的鳥
    玄武 斗、牛、女、虛、危、室、壁 斗宿像個大勺子

    記得去年在故宮看到明代《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》的複製品,那些星君畫得超生動!像是房宿星君騎著龍、心宿星君手持寶劍,完全就是把天文和神話完美結合。現在台南鹽水還有座專門拜二十八宿的廟,每年元宵都會用燈飾排出星圖,現場看超壯觀的~

    古人觀星真的很有系統,除了二十八宿還有三垣紫微、太微、天市。特別要提的是「壁宿」,它和室宿組成的「營室」在春秋時代就用來確定季節,農民看這個位置就知道要準備播種了。最近天文館推出AR星圖APP,用手機對準天空就能顯示二十八宿位置,終於不用像古人那樣熬夜背星圖啦!

    二十八宿 星 圖


    二十八宿星圖到底是什麼?3分鐘帶你搞懂

    最近在臉書上看到有人在討論二十八宿星圖,整個被燒到!這東西聽起來很玄,但其實是古人超厲害的天文觀察紀錄啦~簡單來說就是把天空分成28個區域,每個區域用一顆亮星當代表,方便古代人導航跟看農曆用。跟現在的星座概念有點像,只是更細膩,而且已經流傳超過兩千年囉!

   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    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   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    這些星宿分成四大組,剛好對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,每組有七個星宿。古人還幫它們取了超有畫面的名字,像是「角宿」像龍角、「心宿」像龍心,整個把天空想像成一條巨龍在飛舞~超浪漫的!而且每個星宿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代表意義,跟我們現在看星座運勢有87%像。

    四大方位 對應星宿(7個) 代表動物
    東方 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 青龍
    北方 斗、牛、女、虛、危、室、壁 玄武
    西方 奎、婁、胃、昴、畢、觜、參 白虎
    南方 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張、翼、軫 朱雀

    實際觀察的話,這些星宿會隨著季節變化輪流出現。像是夏天晚上往南看,很容易找到「心宿二」這顆紅色亮星,古人叫它「大火星」,因為出現的時候天氣最熱。以前沒有手機導航,航海的人就靠這個認方向,農夫看星宿位置決定播種時間,根本是古代人的天文APP啊!

    有趣的是,這些星宿還跟中國傳統節氣有關聯。比如「昴宿」出現代表要準備過冬了,「參宿」當頭就是春天要來了。現在故宮還保存著古代的星圖,上面畫得超精美,有機會可以去看看古人是怎麼把滿天星星變成實用的生活指南的~

    古人怎麼用二十八宿來觀星?原來超簡單!這套流傳千年的觀星系統,其實就像我們現在用手機導航一樣直覺。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分成28個區域,每個區域用一顆亮星當作「地標」,只要認出這些星星的位置,就能輕鬆辨識季節變化、判斷方位,甚至預測天氣呢!


    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區,分別對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,每個星區有七宿。古人會根據季節不同,觀察不同星區的星星升起和落下的時間。比如春天要看東方蒼龍七宿,夏天則是南方朱雀七宿最明顯。這些星星就像天上的日曆,告訴農民什麼時候該播種、什麼時候該收割。

    星區 對應方位 代表神獸 包含星宿數量
    蒼龍 東方 青龍 7宿
    朱雀 南方 紅雀 7宿
    白虎 西方 白老虎 7宿
    玄武 北方 龜蛇 7宿

    最有趣的是,古人還會用二十八宿來占卜吉凶。比如看到「角宿」明亮,就代表適合出征打仗;「心宿」出現異象,可能會有旱災發生。這些看似迷信的說法,其實是古人長期觀察天文與氣候變化的經驗總結。現在我們知道,很多現象確實跟季節變化、氣候週期有關聯。

    二十八宿的星星大多肉眼就能看見,像是天蠍座的心宿二、室女座的角宿一,都是夜空中很明顯的亮星。下次抬頭看星星時,不妨試著找找這些古代「路標」,你會發現原來我們跟古人看到的星空是一樣的,只是他們更懂得解讀星星的語言。

    二十八宿 星 圖

    為什麼古代天文學家要劃分二十八宿?這個問題其實跟古人觀察天象的習慣密不可分。在沒有現代天文儀器的年代,古人靠著肉眼觀察星空,發現星星會隨著季節變化移動位置,為了方便記錄和辨認,就把黃道附近的星星分成二十八個區域,每個區域就是一個「宿」。這樣一來,不僅能當作天文曆法的參考,還能用來導航、占卜,甚至影響農事活動的時程安排。

    古人觀察到月亮大約27.3天繞地球一圈,為了讓每一天晚上都能對應到一個特定的星區,就發展出二十八宿的系統。這個系統在戰國時期就已經相當成熟,後來還跟五行、四象(青龍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)的概念結合,變成中國傳統天文學的重要基礎。每個宿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和象徵意義,比如「角宿」代表龍角,「心宿」則是龍心,這些命名都跟當時的文化信仰有關。

    四象 對應星宿 主要功能
    青龍 角、亢、氐等7宿 春季星象觀察
    朱雀 井、鬼、柳等7宿 夏季星象觀察
    白虎 奎、婁、胃等7宿 秋季星象觀察
    玄武 斗、牛、女等7宿 冬季星象觀察

    二十八宿的劃分也反映了古人對時間和空間的獨特理解。比如農民會根據「大火星」(心宿二)的位置來判斷播種時機,而航海的人則會參考「北斗七星」所在的方位來辨別方向。這種把天文現象跟日常生活結合的智慧,讓二十八宿不僅是天文學的概念,更成為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直到現在,我們還能在農曆、風水甚至武俠小說裡看到二十八宿的影子,可見這個系統影響有多深遠。

    有煩惱嗎?

    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   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