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公園散步時,總能看到一叢叢鮮紅的南天竹果實掛在枝頭,像極了一串串迷你燈籠,超級吸睛!這種植物在台灣其實很常見,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背後的小故事跟實用價值。
南天竹的果實雖然看起來很可口,但其實是有毒性的喔!特別是家裡有小朋友或寵物的要特別注意。不過它的葉子跟根部在中藥裡倒是很有用,可以清熱解毒。我阿嬤以前還會用南天竹的葉子煮水來擦皮膚,說對止癢很有效。現在想想,老一輩的智慧真的不能小看~
南天竹小檔案 | 說明 |
---|---|
學名 | Nandina domestica |
果實成熟期 | 秋冬之際(約10-12月) |
果實顏色 | 鮮紅色 |
毒性 | 全株有毒,果實毒性較強 |
藥用部位 | 葉、根 |
說到南天竹的種植,其實它超級好養的!我鄰居阿伯說這種植物耐旱又耐陰,連他這種「植物殺手」都能種活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南天竹喜歡排水好的土壤,如果種在花盆裡,記得底部要鋪些碎石頭。我去年試著在陽台種了一盆,沒想到今年就結果了,看著那些紅通通的小果實,心情都會變好呢!
在台灣的傳統習俗裡,南天竹也有特別的意義。過年的時候,有些人會把它的枝條跟松竹梅一起插在花瓶裡,象徵吉祥。我有次去老街玩,還看到店家把南天竹果實做成乾燥花來賣,掛在門上當裝飾,整個超有年節氣氛的!
南天竹果實什麼時候採收最適合?掌握最佳採摘時機
最近好多朋友在問南天竹果實什麼時候採收最適合?掌握最佳採摘時機真的很重要,採太早果實還沒成熟,採太晚又容易掉果或被鳥吃掉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多年觀察南天竹的經驗,讓你知道什麼時候採最剛好!
南天竹的果實通常在秋季開始轉色,從綠色慢慢變成鮮紅色,這時候就是準備採收的訊號啦!不過要注意,不是一變紅就能採喔。根據我的紀錄,果實完全轉紅後還要再等2-3週,讓它的甜度達到高峰,這時候採下來不管是做果醬還是泡酒都最對味。如果是要留種的話,建議可以等到果皮稍微皺皺的時候再採,種子會更飽滿。
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採收時機判斷表給大家參考:
果實狀態 | 適合用途 | 建議採收時間 |
---|---|---|
剛轉紅色 | 觀賞用 | 可少量採摘 |
完全鮮紅 | 食用加工 | 轉紅後2-3週 |
果皮微皺 | 留種用 | 轉紅後4-5週 |
採收的時候記得要輕手輕腳,南天竹的枝條其實滿脆弱的。我通常會準備小剪刀,從果梗處剪下,這樣才不會傷到母株。如果是大面積採收,建議選在連續晴天後進行,果實比較乾爽也容易保存。下雨天或清晨露水重的時候最好不要採,濕氣太重容易讓果實腐爛。
另外要提醒大家,南天竹雖然漂亮,但它的果實和枝葉都含有微量毒素,處理的時候最好戴手套,採完也要記得洗手。如果要給小朋友玩或當裝飾,記得放在他們碰不到的地方,這樣才能安心欣賞它的美。採回來的果實如果想長期保存,可以陰乾後裝罐,或是直接冷凍起來,要用的時候再拿出來解凍就好。
哪裡可以找到野生的南天竹果實?台灣常見生長地點
最近好多朋友在問「哪裡可以採到野生南天竹果實」,這紅通通的小果子不只可愛,還能拿來泡茶或做果醬呢!台灣其實不少地方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,今天就來分享幾個熱門採集點,順便告訴大家怎麼認出這種植物。
南天竹喜歡生長在海拔500-1500公尺的山區,特別是中北部一帶最常見。它們通常出現在林緣、步道旁或溪谷附近,秋冬之際會結出成串紅色果實,遠遠看就像迷你聖誕燈飾超好認!記得要挑果實飽滿、顏色鮮豔的採,太軟或發黑的就不要啦。
地區 | 具體位置 | 最佳採集季節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新北市 | 烏來山區、坪林茶園周邊 | 11月-1月 | 近水源處較多 |
桃園 | 復興鄉登山步道沿線 | 12月-2月 | 海拔800m以上較密集 |
新竹 | 尖石後山部落周邊 | 10月-12月 | 常與芒草混生 |
南投 |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外圍 | 11月-1月 | 需往人少的小徑找 |
台中 | 谷關七雄步道中段 | 12月-2月 | 注意落石區域 |
採南天竹果實要特別注意安全,建議穿防滑鞋帶登山杖,最好結伴同行。有些保護區是禁止採集的,動手前要先確認當地規定喔!另外要提醒,雖然果實可以食用,但種子有微量毒性,處理時記得去籽,也不要一次吃太多。採回來的果實可以先陰乾一兩天,香氣會更濃郁,拿來泡蜂蜜水或煮果醬都很適合。
如果想提高找到南天竹的機率,可以觀察它們的葉子——羽狀複葉對生,小葉邊緣有細鋸齒,秋冬葉片會轉紅。果實通常長在枝條頂端,一簇簇的非常顯眼。記得帶個透氣的容器裝,塑膠袋悶著容易壞。採的時候用剪刀輕輕剪下果串,別硬扯傷到植株,這樣明年才能再來採收呀!
最近好多手作達人都在討論南天竹果實,為什麼南天竹果實被稱為天然染料?染色原理大公開!其實這種在台灣山區常見的植物,紅通通的果實不只漂亮,還藏著超實用的染色秘密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,這個老祖宗的智慧怎麼運用在現代生活中。
南天竹果實之所以能當染料,主要是因為裡面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和鞣質。這些天然色素遇到布料纖維時,會產生化學反應牢牢附著上去。特別是用來染棉麻這類天然材質效果最好,顏色可以維持很久不容易褪色。而且跟化學染料比起來,南天竹染出來的色調特別溫潤自然,有種獨特的復古感。
染色材料 | 適合布料 | 顏色表現 | 耐洗度 |
---|---|---|---|
新鮮果實 | 棉麻絲毛 | 酒紅色系 | ★★★★☆ |
乾燥果實 | 棉麻為主 | 磚紅色系 | ★★★☆☆ |
果實煮汁 | 各種天然纖維 | 深褐紅色 | ★★★★★ |
實際染色的時候要注意,南天竹果實的色素對酸鹼度很敏感。如果在染液裡加一點醋或明礬當媒染劑,顏色會更鮮豔持久。一般建議先把布料用豆漿或茶汁處理過,這樣染出來的色澤會更均勻。溫度控制也很重要,最好維持在60-80度之間慢慢煮,太高溫反而會破壞色素。
台灣早期原住民就會用南天竹來染製傳統服飾,現在很多文創工作者也重新發掘這個技法。除了布料,拿來染紙張或皮革也很有味道。下次在山上看到南天竹結果,不妨摘些回家試試看,說不定會愛上這種天然染料的獨特魅力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