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媽咪在討論區問到「嬰兒額頭凹陷」的問題,看起來真的會讓新手爸媽很緊張呢!其實寶寶頭部有些凹陷狀況蠻常見的,特別是前囟門附近,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,分享一些實用資訊給大家參考。
寶寶頭骨不是一出生就完全密合的,前後囟門這些軟軟的地方是為了讓生產時頭部能稍微變形通過產道。通常前囟門會在9-18個月慢慢閉合,有些寶寶的囟門看起來會有點凹陷,特別是哭鬧或脫水時更明顯。不過如果伴隨其他症狀就要特別注意了,像是發燒、嘔吐或精神不濟,這時候就要趕快帶去給醫生檢查。
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額頭凹陷原因跟觀察重點:
可能原因 | 特徵 | 建議處理方式 |
---|---|---|
正常囟門凹陷 | 輕微下凹、隨呼吸輕微起伏 | 定期觀察即可 |
脫水 | 囟門明顯凹陷、尿量減少 | 補充水分並就醫 |
顱縫早閉 | 頭型異常、觸摸到骨脊 | 盡快掛小兒神經外科 |
外傷 | 有撞擊史、伴隨瘀血 | 立即急診檢查 |
很多媽咪會擔心是不是自己沒照顧好,其實多數時候都是正常現象啦!記得洗澡時可以輕輕摸摸看寶寶的頭,正常囟門觸感像稍微下陷的柔軟菱形區域。如果發現凹陷特別深,或是寶寶看起來不舒服,量個體溫、檢查有沒有脫水症狀(像是尿布比較輕、嘴唇乾乾的),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觀察指標。
護理師朋友分享,有些寶寶因為頭型關係,額頭看起來會有點凹陷感,特別是頭髮比較少的寶寶更明顯。她建議可以記錄寶寶的頭圍變化,如果生長曲線正常,通常不用太擔心。不過要是發現頭圍增長停滯,或是凹陷處摸起來有異常的邊緣感,就要考慮是不是顱縫早閉的問題,這個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喔!
寶寶額頭凹陷是什麼?新手爸媽必看的常見狀況解析
最近有新手爸媽在媽媽社團問到,發現寶寶額頭摸起來有點凹陷,擔心是不是發育有問題。其實這種情況在嬰兒時期還蠻常見的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可能的原因,讓爸媽們不用過度緊張。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「前囟門未閉合」,這是寶寶頭骨還沒完全長好的正常現象。新生兒的頭骨不是一整塊,而是由幾塊骨頭拼接而成,中間會有軟軟的縫隙方便生產時通過產道。通常前囟門會在12-18個月大時自然閉合,只要凹陷處是軟的、沒有異常突起或過度凹陷,基本上都是正常的。
另外也要注意寶寶的營養狀況,特別是維生素D缺乏可能導致「佝僂病」,會讓頭骨軟化凹陷。這種情況通常會伴隨其他症狀,像是夜驚、多汗、肌肉無力等。建議爸媽可以觀察寶寶是否有這些徵兆,並定期帶去健兒門診檢查。
以下是幾種常見額頭凹陷狀況的比較表:
狀況類型 | 特徵 | 好發年齡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---|
前囟門未閉合 | 額頭正中央柔軟凹陷 | 0-18個月 | 正常發育過程,觀察是否按時閉合 |
佝僂病 | 頭骨整體偏軟,可能伴隨方顱 | 6個月-2歲 | 注意維生素D補充,多曬太陽 |
脫水 | 囟門異常凹陷,皮膚彈性差 | 任何年齡 | 需立即補充水分,嚴重時就醫 |
外傷凹陷 | 局部凹陷,可能有瘀青 | 任何年齡 | 需就醫檢查是否有骨折 |
如果發現寶寶額頭凹陷伴隨以下情況,建議盡快帶去給小兒科醫師檢查:凹陷處異常深陷、伴隨嘔吐或嗜睡、頭圍增長異常、或是超過2歲仍未閉合。平常照顧時也要注意不要用力按壓寶寶的囟門區域,洗澡時輕輕清洗即可。
很多新手爸媽第一次摸到寶寶軟軟的囟門都會有點緊張,其實只要了解這是正常現象,定期做兒童健檢,通常都不需要太過擔心。記得每次打預防針時可以順便請醫師確認寶寶的頭圍發展是否正常,這樣就能更安心啦!
最近有新手爸媽在討論區問「為什麼新生兒額頭會有凹陷?醫師來解答」,這個問題其實蠻常見的啦!很多爸媽第一次抱寶寶時,摸到額頭軟軟的、甚至有點凹陷,都會嚇一跳。其實這跟寶寶頭骨的發育有關,不是什麼大問題,讓我們來看看醫師怎麼說。
新生兒的頭骨不是一整塊完整的骨頭,而是由幾塊骨板組成的,這些骨板之間會有縫隙,醫學上叫做「囟門」。最明顯的就是前囟門和後囟門,前囟門在額頭上方,通常比較大,約2-4公分,摸起來軟軟的、有時會微微跳動,這是因為下面就是腦部血管。後囟門比較小,在頭頂後方,大概6-8週就會閉合了。
囟門類型 | 位置 | 大小 | 閉合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
前囟門 | 額頭上方 | 約2-4公分 | 12-18個月 |
後囟門 | 頭頂後方 | 約1公分 | 6-8週 |
這些囟門的存在其實對寶寶很重要啦!首先是可以讓頭骨在生產時稍微重疊,方便通過產道。出生後也讓大腦有空間可以快速成長,畢竟第一年寶寶的頭圍會增加很多。平常照顧時要注意不要用力按壓囟門,但也不用太緊張,輕輕摸到或洗澡時碰到都沒關係。
有些爸媽會擔心囟門凹陷是不是脫水,確實脫水時囟門會比較明顯凹陷,但通常還會伴隨其他症狀,像是尿量減少、嘴唇乾燥、活動力下降等。如果只是輕微凹陷,寶寶吃喝睡都正常,就不用太擔心。反之如果囟門異常鼓起,可能是顱內壓力增加,就要趕快看醫生。
嬰兒囟門凹陷正常嗎?什麼時候該看醫生
最近有媽咪在媽媽社團問到,發現寶寶的囟門有點凹陷很緊張。其實啊,嬰兒囟門凹陷正常嗎?什麼時候該看醫生這個問題,真的要看情況啦!剛出生的小寶寶囟門本來就會有點起伏,特別是喝完奶或睡覺時更明顯。但如果凹陷得太深或持續很久,可能就要注意是不是脫水了。
一般來說,囟門的狀態可以反映寶寶的健康狀況。正常的囟門應該是平坦或稍微凹陷,摸起來軟軟的但有彈性。如果發現寶寶囟門凹陷伴隨以下這些狀況,建議趕快帶去看醫生:
異常狀況 | 可能原因 | 建議處理方式 |
---|---|---|
凹陷超過0.5公分 | 脫水、營養不良 | 立即就醫檢查 |
伴隨發燒、嘔吐 | 腦膜炎或其他感染 | 急診處理 |
哭鬧時囟門凸起 | 顱內壓升高 | 需進一步檢查 |
超過18個月仍未閉合 | 發育異常 | 小兒科追蹤 |
平常照顧寶寶時,可以多觀察囟門的變化。特別是夏天或寶寶生病時,容易因為流汗、拉肚子導致脫水,這時候囟門凹陷會比較明顯。記得要定時給寶寶補充水分,如果是母乳寶寶也要增加餵奶次數。我朋友之前就是太忙沒注意,結果寶寶輕微脫水,囟門凹陷了一整天,後來去診所打點滴才恢復。
另外要注意的是,每個寶寶囟門閉合的時間不太一樣。有的寶寶6個月就閉合了,有的要到1歲半。只要在正常範圍內都不用太擔心,定期健康檢查時讓醫生確認就好。但如果發現囟門凹陷得特別深,或是摸起來異常柔軟,甚至可以看到脈搏跳動得很明顯,這些都是需要特別留意的警訊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