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教會聽到一首很溫暖的詩歌《安穩在耶穌手中歌詞》,這首經典聖詩從19世紀流傳至今,每次唱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平安。歌詞簡單卻充滿力量,特別適合在生活遇到風浪時反覆吟唱,提醒我們無論環境如何變化,神的懷抱永遠是最安全的避風港。
這首詩歌的旋律平易近人,就算不擅長唱歌的弟兄姊妹也能很快上手。我發現很多台灣教會都會在主日崇拜或小組聚會時選唱,尤其是遇到特別需要彼此扶持的時刻。記得有次颱風天,我們教會的年輕人就在風雨中一起唱這首歌,那種同舟共濟的感覺真的很棒!
詩歌資訊 | 內容 |
---|---|
創作年份 | 1873年 |
原曲名 | “Blessed Assurance” |
中文譯者 | 不詳 |
常見調性 | 降E大調 |
適合場合 | 崇拜、禱告會、個人靈修 |
歌詞中重複出現的「安穩」二字特別打動人心,就像台灣人常說的「有神同在就免驚」。第一段「安穩在耶穌手中,安穩在主懷裡」直接點出基督徒最核心的信仰體驗。我喜歡在清晨靈修時輕聲哼唱,讓一整天都充滿從神而來的平靜安穩。
這幾年台灣社會變動很大,很多人都在尋找心靈的寄託。《安穩在耶穌手中》之所以能歷久彌新,就是因為它道出了人類最深的渴望——在動盪世界中找到永不動搖的依靠。不少弟兄姊妹分享,他們第一次被這首歌感動就是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,那種被神緊緊抱住的感覺至今難忘。
台北懷恩堂的詩班經常演唱這首詩歌的合唱版本,四部和聲讓原本簡單的旋律更顯豐厚。如果你有機會參加他們的聖樂崇拜,一定要好好感受現場的震撼力。其實不一定要專業詩班,就算只是幾個朋友在家裡用吉他伴奏,唱起來也很有味道呢!
誰寫了《安穩在耶穌手中》這首經典詩歌?
每次在教會聽到《安穩在耶穌手中》這首詩歌,總會讓人感到特別平靜。這首流傳百年的經典詩歌,其實是由美國詩人芬妮·克羅斯比(Fanny Crosby)在1873年創作的。你可能會好奇,這位視障詩人是怎麼寫出這麼多感動人心的詩歌呢?芬妮雖然從小就看不見,但她卻用「心靈的眼睛」看見了上帝的恩典,一生創作了超過8,000首聖詩,被譽為「聖詩之后」。
芬妮·克羅斯比的故事真的很激勵人。她6個月大時因為庸醫誤診而失明,但這並沒有打倒她。她在紐約的盲人學校就讀時,就展現了驚人的詩歌創作才華。後來更成為該校的老師,用生命影響無數人。《安穩在耶穌手中》這首詩歌的創作背景,據說是她在一次特別的屬靈經歷後,感受到上帝如慈父般懷抱的平安而寫下的。
這首詩歌的旋律是由作曲家威廉·霍華德·杜恩(William Howard Doane)譜寫的。杜恩和芬妮是長期合作的夥伴,他常常帶著新譜好的曲子去找芬妮,芬妮就能馬上即興創作歌詞。他們這種獨特的合作模式,創造出許多傳唱至今的經典聖詩。
詩歌資訊 | 詳細內容 |
---|---|
中文名稱 | 安穩在耶穌手中 |
英文原名 | Safe in the Arms of Jesus |
創作年份 | 1873年 |
作詞者 | 芬妮·克羅斯比 (Fanny Crosby) |
作曲者 | 威廉·霍華德·杜恩 (William Howard Doane) |
詩歌類型 | 福音聖詩 |
芬妮的詩歌有個特色,就是歌詞都充滿畫面感。像《安穩在耶穌手中》這首,歌詞描繪「安穩在耶穌手中,安穩在主懷裡」,讓人很容易就能想像被上帝保護的溫暖感覺。她常說:「雖然我肉眼看不見,但我心靈的眼睛卻看見了上帝的榮耀。」這種從內心發出的信仰體驗,讓她的詩歌特別能打動人心。直到今天,這首詩歌仍在世界各地教會被傳唱,安慰了無數信徒的心。
什麼時候最適合唱《安穩在耶穌手中》?這首充滿平安的詩歌,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刻都能帶來安慰。台灣的弟兄姊妹們特別喜歡在這些情境中唱這首歌,因為它溫柔的旋律和歌詞總能觸動人心。
當你感到生活壓力大時,這首歌就像一雙溫暖的手輕輕擁抱你。台灣人工作壓力大,常常加班到很晚,這時候哼唱幾句「安穩在耶穌手中」,整個人的心情就會平靜下來。特別是遇到職場人際關係緊張,或是業績達不到目標時,這首歌能幫助我們重新找回內心的平安。
以下是幾個常見適合唱這首歌的情境:
情境 | 原因 | 推薦時段 |
---|---|---|
睡前禱告時 | 幫助放鬆心情,預備入睡 | 晚上10-11點 |
小組聚會分享見證後 | 沉澱聚會的感動 | 聚會結束前 |
遇到困難時 | 重新思想神的保守 | 任何需要時 |
主日崇拜 | 與會眾一起領受平安 | 敬拜時段 |
在醫院探訪時也經常會唱這首歌。台灣很多教會的探訪隊都會帶著吉他,到病房為病人唱這首詩歌。看到病患從原本憂愁的面容,到後來跟著輕輕哼唱,甚至流下眼淚的畫面,真的讓人體會到信仰帶來的平安是多麼真實。
颱風天的時候,台灣有些家庭會全家一起唱這首歌。特別是當風雨特別大,新聞一直播報災情時,這首歌能幫助我們不陷入恐慌。記得去年白鹿颱風來襲時,我們教會的群組裡就不斷有人分享這首歌的連結,大家透過音樂彼此鼓勵。
為什麼《安穩在耶穌手中》能帶給人平安?這首經典詩歌之所以能觸動人心,是因為它用最簡單的語言道出了信仰中最深刻的真理。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風浪時,歌詞中「安穩在耶穌手中,安穩在主懷裡」的意象,就像一個溫暖的擁抱,讓人瞬間感受到被保護的安全感。這種平安不是來自外在環境的改變,而是內心深處確信有一位愛我們的主正在掌權。
這首詩歌之所以歷久不衰,是因為它完美詮釋了基督徒信仰的核心。歌詞中反覆強調的「安穩」,不是消極的逃避,而是一種積極的交託。就像台灣人常說的「交託給上帝」,當我們真的學會放手,反而能經歷到超乎想像的平靜。這種平安特別適合現代人,在忙碌、壓力大的生活中,需要這樣的心靈錨點。
歌詞重點 | 帶來的平安體驗 | 現代人的需要 |
---|---|---|
安穩在耶穌手中 | 被保護的安全感 | 脫離焦慮 |
風浪不能傷害我 | 超越環境的平靜 | 面對挑戰 |
主必保守到底 | 永恆的保障 | 生命意義 |
詩歌的旋律也扮演重要角色,溫和的節奏像搖籃曲般安撫人心。很多台灣教會的弟兄姊妹都見證,每次唱這首歌時,眼淚就不自覺流下來,因為真的感受到上帝的同在。這種平安的體驗是言語難以形容的,就像嬰兒在母親懷中自然放鬆一樣,是一種本能的反應。歌詞中「無憂無懼」的應許,正好擊中現代人內心最深的不安。
對台灣信徒來說,這首歌還有一個特別的意義。在921大地震、八八風災等災難時,許多人都靠著這首詩歌度過難關。它不只是一首詩歌,更成為許多人的生命見證。當現實生活中的風浪真的來臨時,歌詞中的應許就成為實際的幫助和力量。這種從信仰而來的平安,是任何心理技巧或安慰話語都無法取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