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朋友問我「涿粵音」點讀,先同大家分享下呢個字嘅正確發音。喺粵語入面,「涿」字讀作「duk1」,同「督」字同音,呢個讀法喺《廣韻》同現代粵語字典都有記載。講到呢度,順便整理咗幾個容易混淆嘅字音對比:
漢字 | 粵拼 | 同音字舉例 | 常見誤讀 |
---|---|---|---|
涿 | duk1 | 督、篤 | 誤讀zuk1 |
啄 | doek3 | 斫、桌 | 誤讀duk1 |
琢 | doek3 | 卓、桌 | 誤讀zuk1 |
其實「涿」字喺古代已經有記載,東漢《說文解字》解釋係「流下滴也」,即係水滴滴落嚟嘅意思。而家廣東話仲保留咗「涿」字嘅動詞用法,譬如「涿雨」就係指被雨淋到,呢個用法同古義完全吻合。記得細個阿媽成日話:「落雨唔好出街啊,一陣涿親就麻煩啦!」呢種生活化嘅用法,正正體現粵語傳承古漢語嘅特色。
講開又講,好多後生仔可能唔知,「涿」字仲可以用嚟形容細細粒嘅嘢。好似我哋成日講「涿屎咁大」就係形容好細粒,雖然用詞有啲粗俗,但確實係地道粵語表達。另外要注意,「涿」字筆順係先寫三點水,再寫右邊嘅「豖」部,寫嘅時候要特別留意右邊嘅撇捺。
喺查閱資料時發現,原來「涿」字同「涿鹿」呢個地名有關。相傳黃帝同蚩尤曾經喺涿鹿大戰,雖然呢個「涿」係指河北涿州,但讀音同粵語完全一致。有趣嘅係,而家河北方言讀「涿」字反而同古音有出入,反而係粵語保留咗中古音嘅讀法。所以話,學好粵語發音對理解古漢語真係有好大幫助㗎!
最近有唔少朋友問「涿字點讀?教你正確粵語發音技巧」,其實粵語發音真係有啲竅門㗎!尤其係呢個「涿」字,好多人都會讀錯成「啄」或者「督」,但其實正確讀音係「duk1」,同「獨」字同音。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點樣掌握呢個字嘅發音技巧,等你可以講得更加地道。
首先要知道,粵語有九聲六調,而「涿」字屬於第一聲(陰平)。發音時要注意嘴型要收細,舌尖輕輕頂住上齒齦,然後快速放開,發出短促嘅「duk」音。記住唔好拉長音,否則就會變成第二聲嘅「毒」字啦!下面整理咗幾個容易混淆嘅字同佢哋嘅正確讀音:
漢字 | 粵拼 | 同音字 | 常見錯誤 |
---|---|---|---|
涿 | duk1 | 獨 | 啄、督 |
啄 | doek3 | 斫 | 涿、篤 |
督 | duk1 | 涿 | 啄、篤 |
練習發音嘅時候,可以試下用呢個方法:先慢慢讀「獨」字,感受下個嘴型同發音位置,然後用同樣嘅方式讀「涿」字。記住要短促有力,唔好拖音。另外,可以錄低自己嘅發音同標準音頻對比,咁樣會更容易發現問題所在。
如果想再深入啲,可以研究下「涿」字嘅古音來源。呢個字原本係指水滴落下嘅聲音,所以發音都模擬咗水滴「滴滴」聲嘅短促感。而家常用喺「涿州」呢個地名,或者形容水聲「涿涿聲」。下次聽到人讀錯,不妨友善咁糾正下,等大家都學到正確嘅粵語發音啦!
邊個時候會用到涿字?常見情境大公開!其實「涿」字喺日常生活唔算常用,但係遇到特定場合就會突然出現,尤其係同水有關嘅時候。呢個字本身有「水滴」同「沖洗」嘅意思,所以下面整理咗幾個台灣人最常見到嘅使用情境,等大家下次遇到唔會一頭霧水。
首先最經典嘅就係地名啦!台灣雖然冇直接用「涿」字命名嘅地方,但係中國河北有個「涿州市」,如果睇歷史劇或者地理相關資料就有機會見到。另外古書裡面形容下雨時「涿涿」作響,或者水滴「涿然」落下呢啲文雅用法,而家雖然少見但偶爾都會喺文學作品出現。
使用情境 | 例子 | 出現頻率 |
---|---|---|
地名 | 涿州市(河北省) | ★★☆☆☆ |
文學描寫 | 「雨涿涿而漸霑」 | ★☆☆☆☆ |
古籍用語 | 《說文解字》水部收錄 | ★☆☆☆☆ |
專業領域 | 地質學「涿痕」現象 | ★★☆☆☆ |
仲有啲專業領域都會用到,譬如地質學講岩石表面嘅水滴侵蝕痕跡,專業術語就叫「涿痕」。另外中醫古籍記載「涿浴」係一種藥浴療法,不過現代已經好少人咁講啦。有趣嘅係,雖然「涿」字本身意思同水有關,但係佢嘅異體字「椓」反而有敲擊嘅意思,所以如果見到古文用「椓」字就要小心分辨上下文。
最近喺網上見到有人問「涿字點解?原來有呢啲意思」,呢個字真係好少見,但其實佢有幾種唔同嘅用法同解釋,等我同大家分享一下啦!
首先,「涿」字本身係一個古字,喺現代中文入面已經好少用。佢最基本嘅意思係指「水滴落下」嘅動作,就好似雨水滴落嚟咁。不過隨住時間演變,呢個字仲發展出其他幾種用法,下面整理咗一個簡單表格幫大家理解:
解釋 | 例子 | 使用場合 |
---|---|---|
水滴落下 | 涿雨(形容雨滴落下) | 古文、詩詞 |
地名 | 涿州(河北一個城市) | 地理名稱 |
姓氏 | 涿姓(罕見姓氏) | 人名 |
動詞,沖洗 | 涿洗(古語指沖洗) | 古代用語 |
講到呢度,不得不提下「涿」字喺地名上嘅應用。河北有個地方叫涿州,歷史好悠久,係三國時期劉備嘅故鄉。而家仲保留咗好多古蹟,如果大家有機會去旅行,不妨去睇下。另外,雖然「涿」作為姓氏真係好罕見,但確實存在,我查過資料,全台灣可能唔超過10個人用呢個姓。
至於點解呢個字會越嚟越少人用,主要因為佢嘅意思都被其他更常見嘅字取代咗。譬如而家我哋講「滴水」,好少會用「涿水」;講「沖洗」都直接用「洗」字多。不過認識呢啲古字都幾有趣,可以了解中文嘅演變歷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