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子築巢時間大公開! | 你家有燕子來築巢嗎? | 燕子幾月來台灣築巢?

    最近好多人在問「燕子幾月築巢」,其實這些穿西裝打領帶的小傢伙啊,時間可準得很呢!在台灣,家燕大概從2月底就開始陸續報到,3月到5月是築巢高峰期,尤其清明節前後最熱鬧。牠們最愛挑騎樓、廟簷這些有遮雨的地方,用泥土混著口水一點一點把窩黏上去,根本就是天生的建築師來著~

    說到燕子選地點的習慣,真的超有趣的!我觀察過,牠們特別喜歡在這些地方築巢:

    築巢熱點 原因
    傳統市場騎樓 人來人往但不太會被干擾
    宮廟屋簷下 樑柱結構穩固又避風雨
    老舊公寓走廊 磁磚表面方便黏著巢材
    加油站雨棚 挑高空間飛行路線順暢

    這些小精靈超會看風水的啦~老一輩都說燕子來築巢代表這戶人家會發,所以就算牠們把門口弄得髒兮兮,大家也捨不得趕。我有個住三重的朋友,他家騎樓連續五年都有燕子來住,每次3月中準時報到,築巢速度超快,兩三天就能看到半圓形的泥巴窩成型。最妙的是同一對燕子會認得路,隔年還會回來找老巢修補呢!

    現在都市越來越難看到燕子了,主要是新建築的玻璃幕牆和光滑磁磚讓牠們沒辦法黏巢。不過如果你家附近有燕子築巢,記得啊~4月到6月是育雛期,這時候千萬別驚擾牠們。小燕子餓得快,爸媽一天要餵上百次,有時候你會看到牠們叼著整條蚯蚓或蜻蜓飛回來,那畫面真的超療癒的!有些熱心店家還會在巢下面掛紙板接鳥糞,既環保又能近距離觀察這些空中鄰居。

    燕子幾月築巢

    燕子築巢時間大公開!台灣家燕幾月開始忙蓋房,這個問題每年春天總會引起不少人的好奇。其實這些可愛的小鄰居們來台灣的時間相當固定,只要觀察一下屋簷下的動靜,就能發現牠們的築巢節奏超有規律的啦!


    家燕通常會在2月底到3月初陸續飛抵台灣,這時候天氣開始回暖,昆蟲也變多了,正是牠們最愛的築巢好時機。不過真正開始認真蓋房子的高峰期,大概要等到清明節前後,這時候你會看到牠們忙進忙出,一口一口叼著泥巴和草莖,在屋簷下打造牠們的愛巢。

   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    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   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    這邊幫大家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時程表,讓你更容易掌握家燕的築巢週期:

    月份 家燕活動狀況
    2-3月 陸續從南方飛來台灣
    3-4月 開始尋找築巢地點
    4-5月 築巢高峰期
    5-6月 產卵與孵蛋期
    6-7月 幼鳥學飛期

    要注意的是,這幾年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,有些家燕會提早報到,甚至在1月底就能看到零星幾隻先遣部隊。牠們最愛選擇人類住家的屋簷或騎樓築巢,因為這些地方既遮風避雨又能避開天敵,難怪我們常常能近距離觀察到牠們的生活日常。

    如果你家附近有家燕來築巢,記得要給牠們一個安靜的環境喔!不要隨便去碰觸鳥巢或驚嚇牠們,畢竟這些小客人可是會幫我們吃掉超多蚊蟲的自然好幫手呢。有時候看著牠們叼著食物回來餵小鳥的模樣,真的會讓人忍不住站在那邊看好久,超級療癒的~

    最近走在台灣的騎樓下,抬頭總能看到燕子築巢的身影,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燕子總愛在騎樓築巢?原來是這3個原因。這些可愛的小鄰居選擇騎樓不是沒有道理的,牠們可是經過精打細算才決定在這裡安家的呢!

    首先最關鍵的就是「遮風避雨」這個優點,騎樓的設計剛好給燕子提供了完美的保護。台灣夏天颱風多、午後雷陣雨頻繁,騎樓的屋簷能擋住強風暴雨,讓燕巢不會被輕易吹垮。而且騎樓的柱子之間距離適中,剛好適合燕子飛進飛出,這種半開放的空間對牠們來說簡直就是五星級住宅區。


    第二個原因是「溫度調節」超方便,騎樓的水泥結構白天吸熱晚上散熱,形成自然的溫度緩衝。我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:

    築巢位置 白天溫度 夜晚溫度 優缺點
    騎樓下方 較涼爽 較溫暖 溫差小
    露天樹枝 炎熱 涼爽 溫差大
    開放陽台 悶熱 寒冷 不穩定

    最後一個重要因素是「食物來源豐富」,騎樓通常位於鬧區或商店街附近,燈光會吸引大量蚊蟲,對燕子來說根本就是24小時自助餐廳。而且人類活動頻繁的地方,反而讓蛇類、貓咪等天敵不敢靠近,安全性大大提升。所以下次看到騎樓下的燕巢,別覺得牠們是隨便找地方住,這些小傢伙可是很會挑地方的!

    燕子幾月築巢

    家燕築巢全記錄:從選地點到完工要花多久時間,這個問題每年春天都會引起不少台灣人的好奇。其實家燕從選址到蓋好房子,整個過程超級講究,而且時間比你想像中還要快!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小鄰居的建築工法,看完你會發現牠們根本就是鳥界的天才建築師。

    家燕通常會在2月底到3月初飛回台灣,這時候牠們就會開始四處物色理想的築巢地點。最愛挑選騎樓底下、門廊或是陽台這些能遮風避雨的地方,而且特別喜歡有人住的房子,因為這樣比較安全。選好地點後,夫妻倆就會開始分工合作,一天大概要飛個200多趟去收集建材,主要用泥土混著口水當黏著劑,再摻些草莖增加強度。

    築巢階段 所需時間 工作內容
    選址考察 1-3天 夫妻共同勘查環境安全性
    地基建造 2-3天 用泥巴做出碗狀基底
    牆體施工 4-5天 一層層堆疊泥巴強化結構
    內部裝修 1-2天 鋪設羽毛、乾草等軟墊材料

    整個築巢過程大概需要7-10天,不過如果遇到下雨天就會延後,因為濕氣會讓泥巴不容易乾。最有趣的是牠們會邊築巢邊試住,發現哪裡不夠牢固就馬上補強,完全就是專業的品質管控。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巢的形狀不太一樣,這跟每對家燕的建築風格有關,有的喜歡做得深一點,有的則偏好開口大些。

    這些小傢伙真的很聰明,牠們知道要把巢築在人類活動範圍附近,這樣蛇或貓就不太敢來偷襲。而且同一個地點如果去年住得舒服,今年還會再回來翻修舊巢,省下不少工程時間。有些老房子的屋簷下可能同時有好幾個燕巢,變成熱鬧的燕子社區,看著牠們忙進忙出的樣子真的很有趣。

    有煩惱嗎?

    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   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