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原來叫打狗?地名秘密大公開 | TAKAO是日文?高雄命名真相 | 打狗變高雄!你不知道的故事

   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討論「takao意思」,原來這個詞跟高雄的歷史淵源超深的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,順便分享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識。

    說到高雄的舊名「打狗」,很多人以為是台語發音直譯,但其實背後的故事更複雜。在日治時期,日本人覺得「打狗」這個名字不夠文雅,就參考了京都附近的高雄山(日文讀音也是Takao),把地名改成了現在我們熟悉的「高雄」。有趣的是,這個改名過程還牽扯到一段台日文化的碰撞呢!

    時期 地名 讀音 意義
    清代 打狗 Tá-káu 源自馬卡道族語「takau」
    日治 高雄 Takao 取自京都地名,意為「高聳的山」
    現代 高雄 Kāo-hiông 沿用日文漢字,台語發音

    其實「takao」這個詞在日文裡本來就有「高處」的意思,京都的高雄山就是因為地勢高而得名。日本人把這個名字移植到台灣來,除了發音相近外,也帶來了他們對這塊土地的想像。不過現在很多高雄年輕人可能都不知道,自己每天生活的城市名字背後還有這麼多故事。

    在地的老一輩高雄人還是習慣用「打狗」來稱呼這座城市,特別是在講到歷史或文化的時候。像「打狗港」、「打狗驛」這些名稱,現在都變成了一種懷舊的象徵。有時候走在鹽埕區的老街上,還能看到一些店家掛著「打狗」的招牌,感覺特別有味道。

    takao意思


    高雄為什麼從打狗改名?原來跟日本人有關!這背後其實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殖民歷史。高雄舊名「打狗」源自平埔族馬卡道語的「Takau」,意思是「竹林」,後來漢人用閩南語諧音稱作「打狗」。但這個充滿在地特色的名字,卻在日本時代被硬生生改掉,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

   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    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   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    1908年日本政府為了建設現代化港口,選中打狗作為南進基地。當時的台灣總督府覺得「打狗」這名字太土氣,決定改用日文發音相近的「高雄」(Takao),聽起來更高級也更有殖民統治的威嚴。這種改名可不是隨便來的,背後有完整的行政規劃,看看當時的對照表就知道:

    舊地名 新地名 改名原因 實施年份
    打狗 高雄 日文發音相近 1920年
    阿公店 岡山 日式地名 1920年
    枋寮 潮州 簡化行政區 1920年

    改名的過程其實蠻粗暴的,根本沒在管當地人習不習慣。日本人不只改地名,連街道、學校、車站都全部換成日式名稱。像現在的高雄車站,當年就叫「高雄驛」,整個城市規劃都照日本人的意思來。有趣的是,雖然官方名稱改了,但老一輩的高雄人私下還是習慣叫「打狗」,這種雙重地名現象持續了好一陣子。

    改名後的高雄確實迎來大發展,成為日本南進政策的重要據點。築港工程、鐵路建設、工業區開發讓高雄脫胎換骨,從漁村變身現代化城市。但這種強制性的文化改造,也讓原本的在地認同逐漸消失,直到戰後才慢慢恢復一些傳統地名,像是現在的打狗英國領事館就是少數保留下來的舊稱。

    你知道高雄原本叫打狗嗎?地名演變大公開!說起高雄這個名字的由來,其實藏著超有趣的歷史故事。以前高雄可不叫這麼文雅的名字,而是叫做「打狗」,聽起來超兇猛的吧?這個名字其實是從平埔族馬卡道族的語言「Takau」音譯過來的,意思是「竹林」,因為早期這裡到處都是茂密的竹林,跟現在的高雄港都形象差超多的啦!

    高雄地名的演變過程真的超精彩,從清朝時期開始就有記載了。當時漢人來開墾的時候,直接把原住民的發音用閩南語記下來,就變成「打狗」這個在地人都很熟悉的名字。後來日本人來了覺得「打狗」聽起來不太雅,才在1920年把它改成發音相近的「高雄」(日文唸作Takao),這個名字就一直用到現在囉!


    來看看高雄地名的演變時間表吧:

    時期 地名 備註
    荷據時期 Takau 平埔族馬卡道語,意為「竹林」
    明鄭時期 打狗 漢人用閩南語音譯
    清領時期 打狗 官方文書也使用此名稱
    日治時期 高雄 1920年改名,日文唸作Takao
    戰後至今 高雄 沿用日治時期名稱

    說到打狗這個舊地名,其實現在高雄還保留了很多相關的痕跡喔!像是打狗英國領事館、打狗驛(現在的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),這些地方都是見證高雄歷史發展的重要地標。下次去高雄玩的時候,可以特別注意一下這些充滿歷史感的名字,會讓你對這個城市有更深的認識呢!

    高雄從打狗變成現在的大都市,這個過程真的超神奇的。早期的打狗只是個小漁村,後來因為港口發展越來越重要,慢慢變成南台灣的重心。現在的高雄不只有國際大港,還有超多現代化建設,但這些老地名就像時光膠囊一樣,幫我們保存了這座城市最原始的記憶。

    takao意思

    日本人怎麼把打狗變成高雄?這段歷史超有趣!其實這背後藏著日本時代台灣地名大改造的故事。打狗這個名字原本是平埔族馬卡道語的「Takau」,意思是竹林,漢人用閩南語音譯成「打狗」,聽起來超兇猛但其實很在地。日本人來了之後覺得這名字不夠文雅,就決定用日語發音相近的「高雄」(Takao)來取代,從此這個港口城市就有了現在這個大家熟悉的名字。

    當時日本政府對台灣地名的改造可說是全面性的,不只是高雄,很多地方都被改了名。這些改名有些是為了發音方便,有些則是想要抹去漢文化的痕跡。不過有趣的是,高雄這個名字反而比原本的打狗更被大家接受,一直沿用至今,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港都之一。

    舊地名 新地名 改名原因
    打狗 高雄 日語發音相近
    艋舺 萬華 日語發音相近
    大稻埕 太平町 都市計劃重新命名
    枋橋 板橋 簡化發音

    改名的過程其實也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環境。日本政府想要透過地名來建立新的統治秩序,讓台灣更符合日本的需求。不過這些地名的變遷也成為台灣歷史的一部分,見證了不同時代的統治者對這塊土地的影響。現在我們說高雄、萬華這些地名都很自然,但背後的故事其實充滿了時代的痕跡,下次去這些地方玩的時候,不妨想想它們原本的名字,會發現更多有趣的歷史細節。

    有煩惱嗎?

    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   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